院校资讯

劳动教育将成大中小学必修课

昨日,国务院推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意见》提出将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以及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同时劳动教育也被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完善督导办法。有教育机构从业者认为,评价和督导两个措施同时发生作用,意味着劳动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被空前提高。 值得注意,《意见》提出或将促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自主开发或服务购买的需求。多名从业者告诉芥末堆,因为劳动教育今后或许会成为学校硬性指标,这意味着增加很大一部分面向学校的B端市场。事实上,此前教育部也曾出台多项教育政策,开放学校购买机构服务权限。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或许也是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信号。研学机构孩真友趣董事长车立民认为,“现在产业工人严重短缺,劳动教育的一个意义,是让学生从小树立各种工作都是平等的观念,体验不同的职业,并理解这些职业的未来。” 大中小学设立必修课程和劳动周,评价结果作为升学依据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这是被列为《意见》出台的两大背景之一。 根据《意见》,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切实经历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劳动教育要和智育区别开,不能用文化课的学习取代劳动教育。 何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可以这样理解: 日常生活劳动强调个人层面,是培养自我劳动意识、习惯和技能的劳动; 服务性劳动是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劳动,比如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 生产劳动是职业体验或为未来职业打基础的劳动。 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劳动教育内容也各有侧重,小学的重点是加强日常生活劳动,比如主动分担家务;初高中增加服务性劳动,适当参加生产劳动,增加劳动技能,丰富职业体验;中职、高等院校同样侧重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重视新知识技术的应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落实劳动教育需要依托课程,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意见》提出大中小学设立必修课程和劳动周,同时强调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和要求。 劳动教育时间分为两部分,一是利用上课的时间进行。具体来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除实习、实训外,专门进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二是在课外校外安排。中小学要对学生每天课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大中小学每学年设劳动周(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 除了单独为劳动教育安排课时,劳动教育的评价结果还将成为升学重要依据。《意见》指出,劳动实践过程和结果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公示审核制度。评价结果将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并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学校不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唯一主体。除了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系统培育之外,家庭还要发挥基础作用,注重日常养成;社会各方面要发挥协同作用。 教育部表示,将把劳动教育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工作。依据《意见》,研究制定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细化劳动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式、评价等,加强对地方和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具体指导和专业支持。 事实上,去年5月,广州市教育局已印发《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学校要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推进STEM、创客教育有关工作。学生通过在综合活动基地的学习,获得劳动技能综合评价证书,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必修学分之一。 学校支持劳动教育,但课程设置、师资储备是考验 《意见》出台后,多位老师对芥末堆表示支持这一举措。“在我们现在的这个教育系统当中,有很多孩子不爱劳动,也不善于劳动。”重庆一所公立小学的语文老师向芥末堆表示,“这些孩子走入社会之后,就会呈现出各种短板。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知识,但是因为我们之前缺乏劳动教育,所以学生学习的知识和现实生活呈现两张皮这样的一个状态。” 她认为,在劳动教育开展中,最重要的一环是课程建设。劳动课程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劳动的机会、劳动的资源,有了这些之后再细分劳动的种类,确定不同年龄段学生适合的劳动类型。 但与此同时,她也担心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和教师执教意愿不足。“该有哪些教师来承担劳动教育的工作?是全学科老师还是班主任?教师待遇会不会因为多了一门课有所改变?有没有一套可供教师参考操作的一个标准?” “劳动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教育手段。通过劳动的过程,调动学生关于社会思想道德、智力创造力、美学情感等等方面的知识和体验。如果只停留在劳动就是锻炼的层次,这样的劳动教育只能说徒有其表。” 事实上,师资匮乏也是所有学校在开展相应的新型教育的问题。一方面,大多数学校长期关注学科教育,而忽视其他素质类教学团队的建设;另一方面,假若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学校和老师都缺乏动力开展。 例如,公立学校在开展STEAM教育过程中,就曾面临师资匮乏等多种问题。南京市石鼓路小学的孟春宇老师曾告诉芥末堆,因为学校师资有限,所以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外,再做这样的事情教学任务是更加繁重的。 在这其中,学校对素质类教育内容的支持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上大学学的是摄影专业。”海闸北成功教育实验小学教师陈立涛曾告诉芥末堆,表示自己最初并非学编程,而是由于学校要开展STEAM教育才开始了解。“我也是先跟着课程学习,开始懂了一些后就教学生,后来学校有些支持,就两年坚持下来了。” 因此,《意见》中也强调了要增加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储备。措施包括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等等。 如何平衡学业压力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深圳一名公立校校长向芥末堆表示,具体如何开展劳动教育,还需等待教育局的进一步通知和指导。“目前要求做的事情太多,学校层面必须有统筹协调能力,不能只做加法,要能够拓展已有内容的深度和作用。” 或促进劳动教育课程服务的购买需求 尽管学校面临相应的问题,但意见同时提出,“学校可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简言之,这即为学校购买企业服务放开了权限,引入社会力量来解决学校的师资问题。同时,也为素质教育机构们提供了相应的To B入口。 广东教育出版社赵杰认为,《意见》会促进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自主开发或服务购买的需求,因为劳动教育可能会成为硬性指标,这意味着增加很大一部分B端市场。 研学机构孩真友趣董事长车立民也表示,这对从事校外教育服务的机构是一个重大利好,可以紧紧围绕劳动教育的内涵,为学校制定专属的课程体系和一站式的劳动教育服务。 《意见》把劳动教育分课内和课外两部分,并列举了一些实践场所,比如: 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 农村地区可安排相应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可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 校内课程方面,学校要完善建设标准,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高等学校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 车立民认为,这些具体落实措施全面考虑了实施劳动教育的场景和需要协调的社会力量。现在全国中小学生有两亿多,加上大中专院校的在校生需要解决的实践活动,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源进行协调,作为劳动场所导入到劳动教育中。否则劳动教育只能以松散的形式开展,无法实现“以集体劳动为主”。 车立民也表示,劳动教育和目前市面上的研学课程并不一样。“研学是研究性的学习,劳动教育是真实的干活。研学课程不是劳动教育,但是可以改造成劳动教育。”他表示,孩真友趣将会在原来研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劳动教育的重新设计,设计围绕劳动教育“干真活,出真汗”的内涵。 除了研学教育,车立民认为职业体验课程也会成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分支,垃圾分类、手工大赛、甚至学生农场等也可能成为一个细分领域。 劳动教育也许还是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信号。意见在开篇提出,“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 车立民认为,现在产业工人严重短缺,劳动教育的一个意义,是让学生从小树立各种工作都是平等的观念,体验不同的职业,并理解这些职业的未来,从而引导他们走向工匠道路。

上一篇:13省区明确开学时间

下一篇:“挂证”多省发出最后通牒!再不整改,严重后

返回列表